游客到此能有“身才走过,心已口味”的体验
画舫祈福
民间俗谓福、禄、寿、喜、财为“五福”; 《书经··洪范》所记“五福”则为:一曰寿、二曰富、三曰康宁、四曰修好德、五曰考终命。总之,人得“五福”则一生福寿绵长、财富富足、心灵安宁。泊岸森利园碧漪亭畔的五福舫首尾长五丈有余,宽逾二丈,高亦二丈余。舱面三进一体华宇式建构,沿走廊朱柱可以尽眺四野田园风光。舫首洞门,四围红木精雕细镂,虬绕龙蟠,松针繁茂,中舱二厅轩敞,一名“种善厅”, 供百鸽聚壁
长15米高9米的“百鸽壁”耸峙于森利园东片绿野之中,正面为仿古铜浮雕:斑驳古槐间百鸽翩跹,或翻飞于枝叶之间,或嬉戏于汀水之畔,无不栩栩如生;题壁“鸽浜清韵” 四字俊朗雅致,两边联对:净绿唾不可 飞鸽往欲还。 整幅壁雕取自鸽子浜的一个旧时传说,寓“风水宝地,百鸟翔集”之意在;背壁为“古鸽子浜村”图,一派原生态运河水乡风情,怡然“桃源”景象。“百鸽虎相问禅
虎相寺传为北宋(960——1127)初年灵隐高僧延寿大师所建。当时,这里出现了旷古未遇的天降“祥瑞”,轰动全国:鸽子浜村有片稻田长出一株比平常稻杆高过2尺且又“三本一茎”的“嘉禾”。“甘露降,风雨时,嘉禾兴”, 消息传到京城,皇帝以为这是上苍昭示大宋“国运永祚”。下旨给崇德县令“赐以绯袍,子孙供奉”的嘉奖。 这消息惊动了杭州灵隐方丈延寿亲来踏看,指认这里是块“风水宝地”,于是他募化在此建起寺院并取博物览俗
这里紧傍古运河,地处“鱼米之乡,丝绸之府”的杭嘉湖腹地。气候湿润,四季分明,土地膏饶,千百年来这里的先民仰赖水稻繁衍生息,创造了多彩的稻耕文化;在长期植桑养蚕中又传承下来了丰富独特的蚕文化,“民俗博物馆”精心搜罗了涵盖这里先民生产、生活的许多工具器皿,同时结合了充满地域特色的一个个民俗风情场景介绍,可让游人生动了解江南水乡稻耕文化和蚕文化的绚丽多姿。博物馆另三个展馆为:玉石陶瓷展馆、旧式音响展馆、